記憶中的那一味
[ The Taste of Taiwan ]
【成果發表會04】傳承新食代綻放新滋味:創新思維提升田媽媽品牌力
成果發表會12家田媽媽與頒獎人大合影。
以溫暖熱鬧的辦桌形式,「記憶中的那一味|傳承新食代選拔競賽」,11月15日在農業部公布決賽頒獎名單並舉辦頒獎典禮,歷經五個月的交流與琢磨,由位於嘉義阿里山的一晴食坊,以「筍香捲」獲得金獎,現場嘉賓雲集,大家歡喜圍坐圓桌,細細品嘗12家來自高山、平原、漁塭、海港邊的田媽媽於農業部後院現煮的12道手路菜。這是疫情解封後,田媽媽在國人面前最大陣仗、最高規格的首發,期待海內外旅客在台灣各鄉鎮地方旅行時,能把田媽媽餐廳納入美食拜訪名單。
今年「記憶中的那一味 」田媽媽全國料理競賽,評選角度著重在「友善的特色風土食材」、「獨家的在地美味餐點」、「共感的飲食文化故事」等三大面向,藉由發掘各鄉鎮特色食物與飲食文化,深度詮釋土地與人類之間的施與受、感謝與運用。參與並獲取決賽資格的12家田媽媽,分別是天然茶莊、花泉田園美食坊、官夫人田園料理、原夢觀光農園、小半天風味餐坊、一晴食坊、飛鳳傳情米點坊、古早雞傳統米食、長盈海味屋、一佳村養生餐廳、王家燻羊肉食坊、成農花田餐坊,這12家的每一家都是一時之選,投入餐飲業暨田媽媽的經營有的甚至長達數十年,是110家田媽媽裡的閃閃珍珠。
田媽媽是農業部(當時的農委會)於2001年成立的品牌,當時的田媽媽,確實多由二度就業或婦女家政班成員組成,推出的料理也多是地方媽媽的家常菜餚,隨著時光流轉,現在的田媽媽除了上一輩地方媽媽的做菜身影,也有許多二代三代的孩子輩返鄉打拼,有些是年輕女孩,有些是壯碩漢子,有些是年輕夫妻,你若在田媽媽餐廳用餐,細心觀察的話,會發現田媽媽的樣貌改變了,老中青三代在餐廳內外打理的畫面時時可見,不變的是,鄉土料理、家的味道,依然是田媽媽的靈魂與精神。
為田媽媽品牌注入創新與國際視野
為了讓田媽媽的招牌老而不舊,為了打亮田媽媽的老蒔新味,讓田媽媽的經營能跟上國際餐飲的趨勢,在守住老客人口味喜好的同時,也同步吸引年輕客群的關注,品牌經營的不斷層,意味著新觀念新做法的刺激與引進。有別於過往已實行多年的田媽媽輔導計畫,農業部今年的提案猶見大膽創新。
首度安排擁有米其林餐廳經驗的法餐或台菜料理主廚,包含THOMAS CHIEN Restaurant品牌創辦人簡天才、臺南阿霞飯店主廚吳健豪、TU PANG TSIU台中地坊餐酒主廚張皓福、台東Sinasera 24主廚楊柏偉,這四位主廚皆具國際視野與在地餐飲成功經驗,再搭配4位輔導師及4位隨行採訪飲食作家,鑽石名師陣容,傾全力輔導12家入選的田媽媽,共同定錨台式美感,深入討論擺盤、配菜、配色、餐酒搭配的可能,連後場廚房動線設計、說菜技巧、食材採購來源也毫不藏私傾囊相授,對田媽媽們來說,每一次的輔導過程都是驚喜也是衝擊,甚少接觸fine dining的他們,和師傅一起學習的最大挑戰,就是願意打破內心的定見,重新轉譯早已成功多年的鄉土料理,「我的這一味已經賣那麼多年、口碑那麼好,難道還需要改造?還能打造得更好?」
「記憶中的那一味」煥發新風采
經過四大名主廚五個月手把手的密集交流課程,在今天的頒獎典禮上,田媽媽記憶中的那一味,好味道不變,卻也都長出了新風采。
像是以有機野薑花打入米其林星級餐廳供應鏈的花泉,精巧迷你的野薑花粽是不敗銷售王,經過輔導課程的來回激盪與實做調整,最終推出了新版鹹味小粽並貼上一片一片的野薑花瓣,不僅上桌吸睛,也突破國人的傳統食粽經驗,野薑花瓣芳香且爽脆可口,和粽子一起吃,很有趣也很好吃!這正是以「大地時蔬」享譽全台的簡天才主廚,與花泉沉浸在輔導過程裡的觀察與思考,讓粽子也有高端餐飲的美貌與風味上的新趣味。
張皓福主廚的輔導過程,則讓彰化古早雞棄置不用的雞冠有了新舞台,過往雞冠因微血管密布易有腥味且形體過於具象,因而讓人怯步不前、難以入菜,嫻熟歐陸料理的張皓福覺得可惜,雞冠既然可以是西班牙皇室料理,當然也可以是田媽媽的惜食好滋味,經過三款中西式版本實做,彈牙又滿滿膠質的香噴噴雞冠滷肉飯於焉誕生。
阿霞飯店主廚吳健豪則把小半天風味餐坊的招牌菜色「阿嬤ㄟ醬筍丸」,華麗轉身為時髦炸物「筍友吉拿棒」,海拔一千公尺的自製醃筍肉丸始終是三代家族再熟悉不過的那一味,在吳健豪的陪伴引導下,第二代接班人劉松杰讓小圓球醬筍丸,變成外型瘦長摩登的下酒菜,怎麼看怎麼可愛,非常好吃,使田媽媽的「年輕化」向前邁開。
留歐多年的台東Sinasera 24主廚楊柏偉,帶著一佳村共同思考南法料理節瓜花轉身為宜蘭風土料理的可能,一佳村一向以傳統漬物瓜仔圃自傲,在地也有許多新鮮南瓜花,楊柏偉帶著從沒想過南瓜花可運用的一佳村,去認識花食材的fine dining運用法,把一佳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瓜仔埔和魚漿,灌注到南瓜花裡,再淋上高湯醬汁,讓田媽媽保持鄉土氣息之餘,也有了精緻高顏質的外觀。
兼具永續性與時代性的風土料理
2023田媽媽輔導計畫的深層交流與耕耘,一舉提升田媽媽的品牌價值,未來有機會透過外交部宴請國際貴賓來展現台灣的風土特色,12味的老蒔新味把農村物產順利引渡到商業餐飲,期待創新的思維伴隨著田媽媽的DNA持續成長,在台灣的山巔水湄,展現永續兼有時代性的風土料理。
|責任編輯:彭秋芬|
[專題]
記憶中的那一味
點擊下方圖片看完整計畫及更多文章
|計畫由來|
農委會(2023年8月1日起升格為農業部)2003年開始輔導台灣各地農家婦女,運用個人專長及團隊開創其副業成立「田媽媽餐廳」。20年來,屹立在台灣各鄉鎮的「田媽媽」餐廳招牌等於健康、美味且具地方特色的田園料理,而這都是許多辛勤努力又有著精湛手藝的田媽媽們,努力實踐土地飲食記憶與傳承保存的成果。
今年農業部辦理「傳承新食代選拔活動」,12家田媽媽餐廳於決賽脫穎而出,由綠色餐飲指南團隊偕同四位法餐或臺式料理背景主廚,展開為期3個多月的輔導,並聯手四位長期推廣永續餐飲的資深美食工作者,記錄遍佈台灣鄉鎮、記憶中不能消失的那12味;以及田媽媽經歷輔導後,如何從盤飾、配菜、配色、包裝等,再創臺式美感飲食的新可能!
指導單位:農業部
主辦單位: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
執行單位:農業科技研究院
協力單位:綠色餐飲指南、Green Media 綠媒體